超越预期行稳致好-对2024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的评述与分析
2024年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202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93万亿元,超过了原有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报告一出,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我们在此对2024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进行整体的分析评述。
社融数据的超预期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正在从疫情等冲击中逐步恢复,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国内外贸易环境改善,企业和个人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更加乐观,从而增加了融资需求。
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社融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手段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同时,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进一步拉动了社融规模的增长。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银行信贷投放持续增加,满足了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推动了社融规模的增长。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流动性;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都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助力。
社会融资的增加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活动,推动经济增长。企业通过融资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个人则可以借助融资实现消费需求,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为内循环提供支持。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社会融资的增加有助于支持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通过融资,企业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相比于银行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具备合理性与可行性。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在长期中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更为明显,而在短期则对东部地区促进效果更好。
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的背景下,国内有望继续加大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以及重点基建、绿色发展、科创企业等领域支持力度。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领域信贷需求增长预计也会比较迅速。同时也能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金融正在积极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反映的正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取的流动性总额。
货币当局有效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社会融资总量,继续扩大社会融资的规模,放大社会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展多元的融资方式来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保持合理的融资结构,放大银行信贷的效力,持续发展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保障社会融资合有序进行。
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来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扶持中西部产业发展,实现东北振兴,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债券市场与证券市场,解决当前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问题。
随着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大,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中国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监管,使得金融监管更加有效,严格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融资活动的合规性和稳健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兼顾效率与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