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飞机上为何没有配备降落伞有没有一种发明能帮助乘客逃生
“人人都说飞机失事概率极低,但是失事后的乘客生还率更低,有没有一种发明能提高飞机失控后的乘客生还率?”
这几天,有三组令人痛心的数字频繁出现在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上,它们分别是:MU5735、737-800、123+9。
其中,MU5735是中国东方航空的一架航班,注册号为B1791,机龄6.8年,于2022年3月21日发生坠机,目前机上黑匣子虽已找到,但具体事故原因尚未清晰;
737-800,全称是波音(Boeing)737-800,是上述飞机的制造商的飞机型号,该飞机于1997年7月31日首飞,1998年获得FAA的型号合格证;
这起事故距离前两次令人惊骇的波音737 MAX事故的发生仅仅3年多。前两次重大事故分别是发生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共造成346人遇难。
这两起发生在同一机型上的事故原因都与飞机上安装的MCAS系统有关。《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称,2013年,当波音开始打造737 MAX时,他们在一架45年前的机体上安装了新的庞大的省油引擎,由于引擎过于庞大,所以必须放在距离机翼更远的位置,但这样的调整可能会使得飞机在起飞的时候因为仰角过高而失速。为了应对这样的一个问题,MCAS系统被设计了出来,当它监测到飞机仰角过高时,会自动压低飞机头,辅助飞机飞行。
经过调查,事故发生前夕,由于MCAS系统中用于监测飞机仰角的传感器失灵而向MCAS系统发送了错误报告,导致MCAS将飞机头强行拉低。当飞机头突然降低时,飞行员甚至不了解这一个系统的存在。飞行员在最后关头和MCAS争夺飞机的控制,但是,最终人力没能从系统手上抢回飞机的控制权。
如果说前两次引起全球关注的重大空难事故离我们还相对遥远,那么这一次国内发生的事故则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航空旅行可能存在的事故的严重程度,虽然说航空事故的发生率极低,但是,若发生,伤亡率比起其他地面交通来说,可谓极高。
所以,这两天网上慢慢的出现一个引起许多网友关注的问题:民航飞机上为什么没有给乘客配备降落伞,如果配备了降落伞,会不会降低人员伤亡的情况呢?
关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从头条,知乎等一些媒体的官方或者非官方消息得到了几个关于民航飞机没有配备降落伞的原因。总结如下:
民航飞机上为乘客安装降落伞从技术上说是可行的,但是,由于降落伞本身会占用机身内部一定的空间和重量,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飞机制造商或者航空公司一定要降低一部分载客量;
另外,如果想要设计一个足以承受整架飞机的大型降落伞,这从目前的技术上来说,十分艰难。波音的竞争对手——法国空客的媒体关系部的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任何用在空客上的降落伞一定要非常巨大,一定是由多个伞盖构成,这种结构很复杂且笨重,需要采用多个安全保护装置以防止无法展开的情况发生。
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为7000米到12000米的空间(处于对流层顶端,平流层底端),飞行速度一般为900公里每小时。在平流层飞行的飞机机舱是一个全封闭的增压机舱,内部的气压远高于外部的气压,导致机舱门是打不开的。即使有力气大的能打开舱门,也会瞬间将人吸出舱外,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砸到飞机机身或者被吸入发动机中。
而且,在数千、上万米的高空中,温度多为零下数十度,氧气含量也低。如果你成功打开了舱门,也没有撞到飞机机身上或被吸入发动机,那么你可能在跳出机舱后迅速遭遇极寒低氧的环境,这是对人身体的极度考验,大部分人甚至会因为缺氧和低温而陷入昏迷。
跳伞,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能。首先,安全的跳伞高度一般在3000米以下。当飞机出现事故急速下落的过程中,乘客很难把握合适的高度。另外降落伞的穿着、打开和控制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不然有很大的可能性出现打不开降落伞或者最后没有控制好速度,直接砸向地面。
综上来看,按照先行的说法,即使飞机制造商在飞机上给降落伞腾出了空间,当飞机真的出现紧急事故而机组人员也无回天之力之时,首先,机上乘客很难有机会跳伞,除非飞机门被打开,或者飞机上出现了其他出口。剩下来的就要看每个人的运气和所掌握的跳伞技术了。
鉴于上述原因,在民航飞机上跳伞似乎真的很困难,不管是在成本、环境、技术还是其他方面。
通过WIPO对关于民航降落伞或民航逃生等关键词的搜索,我们得知能搜到的发明寥寥无几。下面只列举其中一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降落飞机,通过在机头、客舱、机尾和机座之间设置机头分离部、机尾分离部和机座分离部,使得在紧急状况下,客舱可与飞机的其余部分分离;并在客舱的周侧分别设置发动机和栅格翼,经过控制系统对发动机和栅格翼来控制,栅格翼负责缓冲减速,发动机负责客舱转向,使得飞机姿态得以调整,使得客舱有一个稳定适宜的着落姿态和缓降平衡速度;在客舱的尾部设置客舱降落伞部,以通过降落伞对降落状态的客舱进行减速;并在客舱的首部设置包括缓冲支架和缓冲气囊的降落缓冲系统,以实现客舱的软着陆;通过设置各个保障措施来实现客舱的安全着陆,以保障客舱内乘客的安全。
这项发明涉及飞机机身,依据权利要求的描述,在该发明中,机头和客舱,机尾和客舱可以分离,客舱尾部有个降落伞;客舱周身沿着长度方向装有发动机,发动机输出方向朝向客舱头部。另外,客舱头部还装有缓冲支架和缓冲气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民航客机逃生座椅,它属于民用航空器乘坐和安全设备,其解决了现有民航客机在遭遇紧急状况下,乘客无法有效逃生的技术难题。它最重要的包含乘坐系统、防爆系统、固定分离系统、着陆系统、生命维持系统、定位呼救系统。它大多数都用在民航客机在遭遇紧急状况下,乘客用以成功逃生。
这项发明涉及乘客座椅,根据这篇专利的权利要求所述,这种“蛋型”逃生椅包括:防爆仓、降落伞、水、高能食物、氧气面罩、GPS定位器等。这项发明的出发点很好,当飞机遭遇事故时,这种座椅既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护乘客的身体,又能在乘客着陆后给予一定的生命补给和自救工具。
这项发明与上面1中的“一种安全降落飞机”的发明想法很类似。主要也是在当飞机因故障或者着火而突然坠落时,通过将“逃生舱”脱离飞机的方式救援乘客,机舱下面设有气囊,用于帮助机舱软着陆。依据权利要求的描述:这种逃生舱还包括:降落伞、安全气囊、发射弹射器和火箭发动机。
很多人只看到了飞机的事故率极低,但是却往往忽略了飞机出事后的乘客生还率更低。对于这两项概率,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自然也十分清楚,尤其是飞机制造商,如果有哪家制造商能从安全第一和人道主义方面出发,花费更多成本去研发能帮助提高出事后乘客生还率的飞机产品,那么,未来其必将在航空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
最后说,虽然近些年科技在慢慢的提升和发展,但是关于飞机的进步和发展相比于别的产品的发展速度并不算快,甚至很多飞机的机身使用年数的限制已经很久,不管是从设计还是制造上来看。小编还是希望一些关于帮助乘客从飞机中逃生的发明和技术能在未来若干年尽快用于现实中的民航客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苹果 iPhone 15 Pro Max需求“强劲”,预计送达日期延长至 11 月
2023年是小年,外媒:苹果产品正酝酿大动作,iPhone Pro屏幕会更大
网友晒刘亦菲路透照 穿白衣黄裙好似童线岁李嘉欣现身马来西亚优雅贵气 观赏烟花心情佳
iPhone 15 Pro 边框被摸掉色,A17 Pro 芯片跑分曝光
重磅!2024U.S.News全美排名发布!退出的哥大还在,加州系大学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