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莹从教三十年:在批判的世界里恪守赏识教育
“为了守护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宓莹校长还带领课程部研发课程,开设了80多门选修课,成立了40多个学生社团,形成了一个个特色品牌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特长发展空间和转化的机会。”
这是中国发展最好的时代,但不是基础教育得到评价最积极的时代。从本世纪初参加上海市教委邀请的二轮课改工程开始,笔者在庙堂、在田野、在政协、在社科院……听到的大都是对基础教育的批判性意见。并不是批判不好,而是焦虑情绪诱导的花色批判毫无建设性。
第一位明确和我交流赏识教育方法的理念者,是时为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党工委书记王莉韵。她曾经担任过徐汇区政协秘书长,和我一样都听够了各种批判、有时候火力还很猛但却没有破题的可行性。王莉韵在和我的交流中热情地介绍了汇师小学和掌门人宓莹校长的赏识教育。
宓莹校长(左三)在今年上海五一表彰会上的留影,左一为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
一晃,我认识宓莹校长三年了。最初对她的好感就是她很喜欢《新民周刊》,而且她喜欢阅读纸媒并在品读之后推荐给学校骨干和青年教师。同时,也有不少汇师学子订阅周刊。宓莹校长知道我是周刊的资深作者,一见如故的初见中就决定在三年级设立个新民周刊班;对应的是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民周刊导读课。当时,汇师小学新民周刊班的课代表是李思谙同学,如今她已经升入相邻的另一所百年学府徐汇中学。因此汇师的愿景是续办新民周刊班。
又一晃,宓莹校长已经从教三十年了,担任校长职务也已经十四年。从上海市政协委员洪民荣教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云海教授、市南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刘俊等周刊资深读者的评价中,原址是徐家汇书院的汇师小学品牌已经可谓是人民满意教育的上海样本了。在周刊读者们的提议下:2023年12月1日,宓莹校长从教三十周年理论座谈会就在淮海中路上海社会科学院热烈地举行了。座谈会由汇师小学楷模馆、徐汇区劳模志愿服务总队、新民周刊志愿服务队和上海社科院文明办联合举办,多位骨干教师、专家和周刊读者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暨徐汇区总工会主席朱伟红、全国劳模暨上海市人大代表王承、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暨龙华街道总工会主席杨晓晔等友人,纷纷向劳模宓莹表示了热烈祝贺。社科院的座谈会上与会者畅所欲言,宓莹校长也发表了自己三十年从教感言。
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徐汇区总工会主席朱伟红(左一)参观汇师小学校史馆
宓莹校长首先告诉与会者:“我有两个师父,一位是周美膺、另一位是戴双琳。师徒结对为我在教学大道上留有了一串由浅入深的脚印,记录了我的变化和成长。特别是面对基础教材:如何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面对近50位学生,如何组织好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我与师父一次次走进对方的课堂,我把听评课作为研究和学习的最好机会。走进师父的课堂,其上起课来不拘泥于书中例题,而是引伸发挥、触类旁通,谈笑风生、挥洒自如,就能够令听课的学生乐而忘倦,举一可以反三;此类种种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师父的一次次评课,使我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并进行进一步地改进,从而锻炼了我的课堂驾御能力和应变能力,当发现我在课堂上过于关注自身教学预案的演绎而忽视学生课堂的‘生存状态’时或没办法把握好课的关键时,师父会亲自上阵,让我去不断地揣摩与体会,从中感悟教学。”
而“师父除了听课、评课外更深入到我平时备课过程中,我经常会和她们一起制作教具、画投影片、设计习题,甚至细到一张覆片的运用能否达到更好的效果,让我认识到教师只有经过反复地思考、磨课才能成长得更快。师傅快退休时,她们厚厚的备课笔记、大段大段的反思、提高班的命题设计、解题流程都传给了我。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在一次次的翻阅和学习之后,我再次被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师父深深地感染,八小时以外的师父依然是那么勤奋、好学、严谨、拼搏,我明白只有不间断地积累才会有最终的厚积薄发”。
作者(右)向宓莹校长赠送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教授的最新专著《AI与新一轮科技革命》
关于赏识教育,宓莹校长强调这是自己秉持的坚定理念,让师生在赏识中绽放。汇师小学具有“严谨治校、各科并重、中西交融”的办学传统,通过以“赏识”为核心理念的教育管理,激活师生活力,为学校发展注入动力。对班子成员的赏识,是要充分明白他们能力、个性,知人善用,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对教师的赏识,是要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为他们找到最适合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赏识,是要总以期盼、热爱的眼光看学生,通过课程、活动乃至无数的细节,让每个孩子的精彩得到绽放。
关于最近三年的教学探索,宓莹校长介绍其重点课题是——建设成长课程,打造生态课堂;并强调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带领核心团队,借助SWOT分析法,每年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作分析,科学制定课程计划,建构成长课程,逐步打造生态课堂。针对课堂上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在保持现有水准教学的基础上,拥有更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让汇师的课堂更充满了许多活力,让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为此,学校核心小组成员开展了一次次有准备的讨论和头脑风暴,最终形成了适合汇师特点的生态课堂关键特征,即目标和谐统一、人际关系融洽、交互状态活跃、学生收获丰盈等四个方面。生态课堂一做就是三年,我们的课堂学习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与优秀案例,但是我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学生如何深层次学的问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在已形成的素养培育的价值观导向下,在初步建构的生态课堂要素框架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学生深层次学习的引导策略和方法。于是,我们开始了新的研究《基于支架理论的校本‘生态课堂’的深化研究》。其理论支架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支架,学生自主建构与问题解决的支架,以及教学评价的支架;即以此逻辑来促进生态课堂向纵深发展。”
汇师小学三年级一班龙凤胎兄妹金资循(右二)、金子穰(右一)在上海社科院表演童谣
与会者、家长秦莹有两个孩子目前就读汇师小学,其中姐姐三年级、弟弟一年级。秦莹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敬师行礼、握笔开写、稚子吟唱……在汇师小学的开学礼上,一年级的孩子们模仿着古人启蒙的仪式,精神饱满,态度专注,这是汇师小学为一年级新生专门设置的课程,只为帮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古时孩童开始识字洗礼前要接受启蒙教育,我们复刻古代的入学启蒙礼,就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仪式,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刻苦学习、尊师孝亲的传统美德,同时缓解孩子们进入小学的紧张与不安,帮他们更好地开启快乐的小学生活。”宓莹校长对此解释道。而另一位与会者、乌南幼儿园副园长虞丽说:“乌南幼儿园每年有百分之十四比例的毕业生升入汇师小学,家长们都很开心地告知母校——汇师小学在学习准备期,就通过丰富的校本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养成学习良好习惯,同时调动多学科资源,培养小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即帮助新生平稳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由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成长为德育教导的青年骨干徐芸老师则介绍说:“为了守护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宓莹校长还带领课程部研发课程,开设了80多门选修课,成立了40多个学生社团,形成了一个个特色品牌课程,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特长发展空间和转化的机会。”
上海社科院档案室主任王晶介绍最新发现的、曾任卫生部长的汇师小学杰出校友陈敏章史料
在社科院的座谈会上,宓莹赏识教育方法的理念的传播者和受益者、汇师小学楷模馆馆长刘佳媛说:“宓莹校长自2009年就任以来,我们汇师小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革,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她的领导让我们完成了办学体制改革、新建校园等重大任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制定了发展规划,为学校带来了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宓校长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她教导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是尊重多样性、和睦相处、一起发展的体现。在她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爱心校服漂流活动,每年为边远地区捐出校服、书籍和学习用品,向外传递爱心温暖,彰显民族团结的伟大精神。在宓校长的谆谆教诲下,我参加了徐汇区教育局举办的《汇同心,梦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并荣获一等奖。今年,我骄傲地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我立志成为一个有担当、讲诚信、懂友爱的小先锋。”刘佳媛还向同学们发出号召:“让我们铭记校长和老师们的教导,努力传承中华民族团结的宝贵价值观,为我们美丽的校园和社会贡献爱心与努力!”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汇师小学新民周刊班名誉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