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系统的制作方法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逐渐成熟,慢慢的变多的用户在其房屋的彩钢瓦屋面安装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
在安装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时,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一定的接地防雷处理,因此急需要一种有效的防雷方案以对光伏组件进行防雷保护。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系统,用于对安装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组件进行防雷保护,防雷系统包括:所述光伏组件、光伏支架、避雷带和防雷引下,所述光伏组件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光伏支架安装于所述彩钢瓦屋面上,所述避雷带环绕所述彩钢瓦屋面设置,所述光伏组件、所述光伏支架、所述避雷带和所述防雷引下依次连接并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所述防雷引下用于与防雷地网连接。
如上所述的防雷系统,优选地,所述防雷引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防雷引下均与所述避雷带连接,且相邻的两个防雷引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0m。
如上所述的防雷系统,优选地,所述防雷系统包括多个所述光伏组件,多个所述光伏组件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组件连接。
如上所述的防雷系统,优选地,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导轨,相邻的两根所述导轨通过BVR电缆连接。
如上所述的防雷系统,优选地,所述光伏支架与所述避雷带通过BVR电缆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防雷系统,用于对安装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组件进行防雷保护,防雷系统包括:所述光伏组件、光伏支架、避雷带、防雷引下和防雷地网,所述光伏组件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光伏支架安装于所述彩钢瓦屋面上,所述避雷带环绕所述彩钢瓦屋面设置,所述光伏组件、所述光伏支架、所述避雷带、所述防雷引下和所述防雷地网依次连接并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
如上所述的防雷系统,优选地,所述防雷地网包括多个接地极,所述多个接地极分别与所述防雷引下连接,且所述多个接地极的预埋深度均大于或等于0.8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雷系统拥有非常良好的防雷效果,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避免直击雷的危害,保证光伏组件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安装在光伏支架上的局部示意图。
图标:100-光伏组件;200-光伏支架;210-导轨;220-固定件;230-螺栓;300-避雷带;400-防雷引下;500-防雷地网。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雷系统,用于对安装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组件100进行防雷保护,该防雷系统包括有光伏组件100、光伏支架200、避雷带300和防雷引下400。
其中,光伏组件100、光伏支架200、避雷带300和防雷引下400依次连接并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防雷引下400用于与防雷地网连接,从而使得整个防雷系统与地面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以达到防雷的作用。
请参阅图2和图3,光伏支架200安装于彩钢瓦屋面,其包括有多根相互平行的导轨210,每个导轨210上设置有呈倒“几”字形的固定件220和将固定件220与导轨210连接的螺栓230,相邻的两个呈倒“几”字形的固定件220与导轨210配合形成容纳固定光伏组件100的限位结构,并将光伏组件100限位固定住,从而使得光伏组件100能够牢固的安装在光伏支架20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支架200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导轨210,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防雷效果,多根相互平行的导轨210中,相邻的两根导轨210依次通过导线连接。该导线能够使用,但不限于铜芯线、BVR电缆以及BV电缆等导电效果良好的线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光伏组件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光伏组件100通过光伏支架200和光伏支架200上的固定件220安装固定,且每个光伏组件100均与光伏支架200连接以形成电气通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00与光伏支架200能够最终靠直接通过焊接或固定安装的方式形成电气通路或通过导线(如铜芯线、BVR电缆以及BV电缆等拥有非常良好导电功能的线缆)连接。
进一步的,了保证防雷效果,多个光伏组件100中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100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100之间能够使用,但不限于铜芯线、BVR电缆以及BV电缆等拥有非常良好导电功能的线缆。如此,确保能够很好的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情况下,满足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条件。
如图4所示,避雷带300设置在彩钢瓦屋面并环绕彩钢瓦屋面边缘设置,避雷带300与光伏支架200连接以形成电气通路,且光伏之间与避雷带300之间的连接不少于两处以保证防雷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避雷带300与光伏支架200之间能够使用,但不限于铜芯线、BVR电缆以及BV电缆等拥有非常良好导电功能的线缆连接,确保能够很好的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情况下,满足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条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避雷带300环绕设置在彩钢瓦屋面边缘,因此采用光伏支架200中位于边缘的导轨210与避雷带300连接,如此能够减小避雷带300与光伏支架200之间连接的线缆,降低安装成本,且可避开由于避雷带300与光伏支架200之间线缆过长,导致整个防雷系统的接地电阻过大而不足以满足防雷接地标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避雷带300优选采用扁钢。进一步的,为避免避雷带300由于长期在外界空气中被腐蚀而导致接地电阻不足以满足防雷接地标准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避雷带300采用热镀锌扁钢。
防雷引下400的一端与避雷带300连接,另一端则与防雷地网连接,防雷地网可以是房屋原有的接地网。光伏组件100、光伏支架200、避雷带300、防雷引下400和防雷地网能够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雷引下400的数量优选为多个,当防雷引下400的数量为多个时,宜在房屋的边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防雷引下400,且相邻的两个防雷引下400的间距满足小于或等于20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雷引下400临近避雷带300的一端与避雷带300焊接,并在焊接完成后在焊接处进行镀锌防锈处理。防雷引下400临近防雷地网的一端与防雷地网焊接,并在焊接处进行镀锌防锈处理。
当安装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发电站遭受雷击时,雷击产生的电流经光伏组件100引入光伏支架200,并依次沿着光伏支架200、避雷带300、防雷引下400和防雷地网最终引入地面,从而能够有很大成效避免光伏组件100被雷击损坏,保证光伏组件100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雷系统有良好的防雷效果,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避免直击雷的危害,保证光伏组件100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雷系统,该防雷系统用于对安装于彩钢瓦屋面的光伏组件100进行防雷保护,该防雷系统包括有光伏组件100、光伏支架200、避雷带300、防雷引下400和防雷地网500,光伏组件100设置于光伏支架200上,光伏支架200安装于彩钢瓦屋面上,避雷带300环绕彩钢瓦屋面设置,光伏组件100、光伏支架200、避雷带300、防雷引下400和防雷地网500依次连接并形成完整的电气通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雷地网500包括多个接地极,接地极优选采用角钢,多个接地极分别与防雷引下400连接,且多个接地极的预埋深度均大于或等于0.8m。
防雷系统安装好后需满足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4欧姆,当接地电阻大于4欧姆时,则相应增加接地极的数量直到防雷系统的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4欧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雷系统有良好的防雷效果,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避免直击雷的危害,保证光伏组件100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